专家建议,信托业应立足转型练好内功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在信托公司基金正日益成为国内财富管理的重要角色时,信托业是否能迎来发展的春天?昨日在上海举办的2010年中国信托业峰会传来声音:信托业发展机会很多,不过信托行业所需要面临的制度、创新等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迈入“第二春”
“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特别是2007年新‘两规’的颁布(业内称‘一法两规’),明确了信托公司作为专业理财机构的功能定位。正本清源,回归主业,从此中国信托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平稳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复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信托业务规模仍以年60%的速度稳定增长,信托公司正在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中国信托业协会名誉会长王世宏昨日在演讲中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底,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元,比“新两规”出台前的2006年增长了近6倍。全行业经营业绩逆市飘红,共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总利润76亿元,人均利润134万元。人均利润可以说在整个金融业中都处于较高水平。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优良、利润不断增长,行业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法人治理结构及行业的发展方向等逐步明确和改善。为下一步全面提升资产管理能力,顺利实现内涵式增长,最终实现业务模式的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也在论坛中表示,上海市目前信托公司有7家,到今年10月份固有资产总额是135亿,管理信托财产是3550亿,比去年增加933亿,增长35.6%。占管理信托比例14%。信托业的发展对上海金融发展至关重要。有理由相信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高净值财富的群体规模一定会快速地扩大。
发展练“内功”
值得关注的是,信托业的发展还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护航。不少信托公司总经理更是在论坛上呼吁:政府在信托政策上应该有相关的放开,如对证券账户的放开等。不过在座的专家亦指出,练好内功才是信托公司发展的根本。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就在发言中表示,信托公司想要获得长足发展,有几种模式。首先是转型。所谓转型就是信托公司应该加快业务模式转型,提升制度管理。比如寻找新兴市场新金融模式。探讨新的业务模式转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包括适合上海,因为上海也是一个国家战略性基地,所以转型很重要。第二则是适应。这意味着把信托公司引向一种持续有竞争力的发展。如何学会控制风险。
“第三是创新。信托公司应该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上海尤为重要。”阎庆民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则指出,人才同样是信托公司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信托公司的人员结构不清楚。如何找到和信托业务匹配的专业人才,各家信托公司应该根据业务规模的状态,对这些业务人员的结构进行系统化整理,这是目前信托公司比较欠缺的。
“未来的经济过程也是中国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经济走好,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相当多的外资将从原来仅仅在工业方面发挥作用,转向在城镇经济方面发挥作用,信托行业想要在未来变化的行业中把握机会,虽然需要很多很多的条件,归根到底两件事:一是信托公司本身的素质专业,包括业务治理结构、风险方法、能力技术等等,另一方面需要诸多相关制度的保障。”王国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