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6-30
信托公司增资的方案,在银监会的案头越码越多。新版分级监管办法出台前夜,信托公司都希望借此一跃增加自身评级的筹码,从而获得更大的规模容量以及更广的展业范围。
据经济观察报统计,今年上半年公布的增资计划接近150亿元,已相当于去年全年的规模。其中包括过国投信托、安信信托、兴业信托、山东信托、中融信托以及去年获得泛海集团入股重新展业的民生信托。
长安信托、厦门信托、华宸信托也于去年传出增资需求。经济观察报获悉,目前还有多家信托公司的增资扩股工作也已启动,计划于2014年公布并完成。“对于这些方案,监管层则是喜闻乐见。”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认为,增资有望增强信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而这也正是今年信托监管的重中之重。
30亿成主流
与之前相比,今年的信托增资潮呈现出参与者众、规模庞大、来源多元、目标明确的特点。
5月28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浙江泛海与控股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对民生信托增资20亿元。其中,10亿元将补充至注册资本,另外10亿元将作为资本公积。“这将意味着,增资完成后,民生信托净资本将达到30亿元,有资格与险资对接。”拟任的民生信托董事、总裁张博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民生信托去年4月刚由中国泛海控股集团重整开张,在现有的68家持牌信托公司中属“最年轻”之列;而此番一次性增资20亿元将令其在净资本排名中跻身主流。
与民生信托的“股东增资”不同,中融信托则是用自有资金沉淀完成了44亿的增资。
经过此次增资,中融信托的注册资本由16亿元猛增至60亿元,跃居行业第二。目前,该项增资已经得到银监会黑龙江监管局批复,并于2014年6月13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增加注册资本,是为了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公司股东也一直支持信托公司留存利润,也才能够得以沉淀。”中融信托的一位高管表示。
据经济观察报梳理,上述今年推出或计划推出增资方案的信托公司,目标大多都是将净资本提高到30亿元以上。
“年初12亿可以算标配,20亿是主流,30亿算一线;现在30亿才算主流。”一家中型信托公司的高管感叹。
事实上,自2010年8月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起,信托公司增资潮就未间断。当时,对信托公司净资本的要求仅为2亿;后来银监会又规定,注册资本金在12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不能参与基金和基建类的项目;再至2012年10月,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明确提出保险资金可以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担任受托人的信托公司需要注册资本金12亿元以上且上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30亿元。
这样,30亿元也是目前监管层对于信托业务准入的“最高门槛”。
此外,净资本还将决定各家信托公司将来的业务容量和展业范围。今年4月下发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新规征求意见稿中显示,监管层对于不同类型的业务将严格按照不同的比例计提净资本。而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在最近风声渐起的新版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中,净资本也在评分中占有相当比重。“通俗地说,谁的净资本多,谁就能做更多的业务。”上述信托公司高管认为,多数信托公司都希望提前完成增资,以应对监管的变化。
股东积极
“集团短时间内再次增资,也表明对信托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态度。”张博表示。
通过20亿的增资后,中国泛海及浙江泛海总体持股比例将从之前约70%上升至85%,更加集中的股权结构足见大股东对民生信托的看重。“根据目前情况推算,30亿元的净资本能够应对未来3年的业务发展的需求,同时极大的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这也让民生信托在资本实力上迅速达到行业主流水平。”张博预计。
而这位刚刚履新的民生信托拟任总裁,也为该公司的未来发展留出无限的想象空间。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张博原任民生金融租赁副总裁兼飞机租赁事业部总裁一职,对于金融租赁业务十分熟悉,此前更在中国民生银行中担任要职,对信托未来的发展有充足的信心。
除民生信托外,多家信托公司的股东也在这场增资潮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些信托公司曾频频遭到股东抽取红利。不过,新的监管思路希望股东承担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出现危机时,而不是将信托公司当成纯粹赚钱的工具。长期看好的股东就会以增资来表态,另一些实力较弱或和另有想法的股东就会逐渐退出。”一位正在筹划增资方案的信托公司高管表示。
其中,银监会99号文就要求信托公司股东建立流动性支持和资本补充机制,不仅要求股东对信托公司注资,而且一旦发生经营危机,股东还应该用之前赚取的利润“反哺”。另外,分级监管办法一旦修改出台,68家信托公司的牌照也将发生成色上的变化。
“为了维持信托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与价值,增资就成了股东最直接的表态。”上述信托高管表示。